【WX-Q2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】小麥、玉米、水稻等糧食作物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,但其種植管理存在獨特痛點:根系較深,需監測深層土壤墑情;病蟲害類型集中且爆發快,識別防控難度大;生長周期易遇暴雨、大風、干熱風等災害,預警不及時易導致大幅減產。傳統監測工具難以適配這些特性,制約糧食穩產增收。

糧食作物四情監測系統針對糧食作物生長需求定制設計,首在 “墑情監測適配深根特性"。系統配備的管式土壤墑情儀采用三層監測設計,可同步獲取 10cm、20cm、30cm 深度的土壤溫濕度與 PH 值,完的美適配小麥(根系集中 20cm)、玉米(根系延伸 30cm)、水稻(需監測淺層墑情防澇)的需求。傳感器探頭經 1200 小時耐酸堿測試,在東北黑土、華北鹽堿地、南方紅壤等不同土壤類型中均能穩定工作,數據精度達 ±2%,為糧食作物水肥精準施用提供可靠依據。
蟲情防控環節,系統聚焦糧食作物高頻害蟲優化功能。蟲情測報燈采用 365-400nm 波長光源,重點誘捕蚜蟲、玉米螟、稻飛虱、二化螟等糧食作物主要害蟲,誘蟲效率較普通殺蟲燈提升 40%;內置 AI 識別模型針對這些害蟲專項訓練,識別準確率超 96%,可實時統計害蟲數量。當單燈日捕蟲量超 60 頭時,系統立即推送短信預警,農戶可精準噴施生物農藥,避免盲目用藥導致的成本增加與農殘超標。
災情預警是系統保障糧食穩產的關鍵。氣象站重點監測雨量、風速風向、光照度等參數:小麥灌漿期遇風速超 10m/s,提前 2.5 小時預警,農戶可及時加固麥稈防倒伏;水稻揚花期遇連續降雨(24 小時雨量超 50mm),預警后迅速排水,減少空秕粒;玉米大喇叭口期遇干熱風,提醒澆水增濕,保障光合作用。視頻監控選用長焦鏡頭,可清晰查看麥田分蘗、稻田抽穗、玉米結穗情況,遠程判斷苗情長勢,避免人工巡查遺漏。
云平臺為糧食作物規模化管理提供支撐,區域統計功能可匯總萬畝糧田的蟲情、墑情數據,便于集中調配防控資源;趨勢分析對比歷年數據,優化灌溉、施肥方案。某東北玉米產區應用該系統后,灌溉水利用系數從 0.6 提升至 0.8,蚜蟲防治及時率提升 90%,畝產增加 10%,真正實現 “懂糧作需求,保糧食安全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