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Q2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】推進智慧農業過程中,不少農戶與合作社面臨 “技術落地難" 的困境:采購的物聯網設備部署復雜,需專業人員調試;不同設備數據割裂,無法整合分析;監測與生產設備脫節,難以實現自動化管控,最終導致智能設備淪為 “擺設",無法真正服務農業生產。

智慧農業四情監測系統解決方案從 “部署 - 監測 - 分析 - 聯動" 全流程設計,直擊落地痛點,讓智慧農業技術真正扎根田間。在部署環節,方案提供模塊化配置,根據不同種植場景(大田、大棚、果園)定制設備組合:大田場景選配 GPRS 傳輸模塊 + 抗風氣象站,適配偏遠無網環境;大棚場景搭配網口傳輸 + CO?濃度傳感器,滿足封閉環境監測需求;果園場景則增加廣角視頻監控 + 抗塵蟲情燈,覆蓋果樹冠層監測。
設備安裝同樣便捷,管式土壤墑情儀采用分層設計,可按需調整監測深度;三米碳鋼支架兩節螺紋旋接,無需復雜工具,1 人 1.5 小時即可完成 1 套設備部署,且免調試設計開機即用,大幅降低技術門檻,即便中老年農戶也能輕松操作。
監測與分析環節,方案依托 “AI + 云平臺" 實現智能化升級。蟲情測報燈每 2 小時自動拍攝蟲情照片,AI 模塊精準識別害蟲種類并統計數量,數據實時上傳至云平臺;平臺支持大屏可視化展示,地圖標注所有設備位置與運行狀態,區域分析功能可對比不同地塊的墑情、蟲情差異,趨勢分析模塊生成 30 天數據曲線,助力農戶預判生產風險。某河北合作社通過平臺發現,玉米地西部墑情持續低于東部,針對性補水后,西部畝產從 800 斤追至 1000 斤,消除地塊產量差異。
方案的核心亮點在于 “監測 - 執行" 聯動控制。系統可對接灌溉泵、通風扇、補光燈、施肥機等生產設備,實現自動化管控:當土壤水分低于 18% 時,自動啟動滴灌系統;大棚內空氣濕度超 85% 時,聯動通風扇開啟;蟲情超預警閾值時,提醒開啟風吸式殺蟲燈。某智慧農場應用該方案后,灌溉自動化率達 80%,人力成本減少 70%,同時避免水肥浪費,每畝年節省成本 300 元。
此外,方案還提供全周期技術支持,從設備安裝指導到平臺操作培訓,確保用戶能熟練使用。某江蘇智慧農業示范園應用該方案后,四情監測覆蓋率達 100%,農產品產量提升 15%,品質達標率超 98%,真正實現 “智慧監測不脫節,自動管控提效率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