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FBQ2】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。礦井、隧道等危險場所的氣象監測,比化工、油庫面臨更復雜的挑戰——礦井下不僅有瓦斯等爆炸性氣體,還有頻繁的機械震動和粉塵,傳統氣象設備要么防震性能差,用不了多久就損壞,要么防塵效果不好,傳感器被粉塵堵塞導致數據失效。危險場所氣象站針對這些痛點,以“強防護+耐惡劣"為核心,成了這類場景的“可靠監測員"。

外殼采用高強度鑄鋁材質,能承受 10G 的機械震動(相當于礦井掘進機作業時的震動強度),避免內部元件松動;傳感器接口處采用雙重密封設計,防塵等級達 IP66,即便在粉塵濃度高的隧道內,也能防止粉塵進入堵塞探頭;同時具備防爆性能,符合危險場所電氣設備安全標準,運行中不會產生火花,可直接部署在礦井井口、隧道掘進面周邊等區域。
在監測功能上,設備聚焦危險場所的核心需求:搭載五要素一體式傳感器,重點監測風速、風向、溫度、濕度、氣壓 —— 礦井下風速過低會導致瓦斯積聚,溫度過高可能引發自燃,這些參數每小時至少采樣 1 次,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面控制室的防爆屏幕,工作人員能及時掌握井下氣象變化。測量風速風向時,采用頂蓋隱藏式超聲波探頭,避免被礦井內的碎石、粉塵撞擊損壞,原理上通過連續變頻超聲波信號和相對相位測量,確保在井下溫差大的環境中,數據誤差仍能控制在極小范圍。
某山西煤礦應用該設備后,安全管理有了明顯改善:“以前井下氣象靠人工用便攜式儀器測,每天只能測 2 次,遇上掘進面震動大,儀器還經常壞;現在用危險場所氣象站,數據實時傳地面,去年監測到某工作面風速降至 0.2m/s,及時加大通風量,避免了瓦斯超標。" 除了礦井,該設備還適配隧道工程 —— 在某山區隧道施工中,設備抵御了隧道內的高濕、粉塵環境,為隧道通風、防水施工提供了精準的氣象數據,確保施工安全推進。